图片名称

河蟹养殖如何防治纤毛虫/纤毛虫如何防治

发布时间:

2018-09-07 16:01

河蟹养殖渔药使用技术

 

河蟹精养已有二十多年时间,从一开始不用渔药,后来用生石灰清塘消毒,再发展到近几年广泛使用渔药。如何用药要考虑养殖的密度、规模等许多因素。笔者长期从事基层水产技术服务工作,有数年渔药应用实践经验,现将我地河蟹养殖中渔药使用技术和方法叙述如下。


一、清塘药物
1.生石灰  清塘每亩用100—150千克,全池遍洒,20天以后注入新水,试水后可投放蟹苗。养殖中途施用生石灰每亩5千克,高温时水草上不施。


2.漂白粉  每亩用含量28%—30%的漂白粉20-30千克,老化池塘用最稍大,蟹苗培育池每亩用40-50千克,7-10天后换注新水即可投放蟹苗。


3.混合药物  对于发生疾病的蟹塘,待捕完蟹后加水先用源白粉清塘,7天后干池整塘晒塘20-30天,再用生石灰清塘。发生抖抖病的池塘,干池捕蟹后,注满池水,每亩用含量90%的晶体敌百虫500克或溴氰菊酯100毫升清塘,10天后用生石灰200千克清塘,可有效防止抖抖病的发生。


二、杀虫药物
1.纤毛虫  主要发生于水质混浊、藻类泛滥、缺少水草的塘口,从时间上看,秋季发生尤为严重,发展迅猛,难以治愈,反复发作,一般水草丰茂、水质清新、养殖密度低的池塘较少发生。我地有“守蟹”候个好价格的习惯,而每年的9-11月为纤毛虫的高发期。河蟹发生纤毛虫,首先通过显微镜确诊,以区别藻类附着症状。藻类附着呈线状,用手稍一用力即可拭去,而纤毛虫附着于附肢、腹脐处时,摸上去有滑腻感,用手难以去除。一水硫酸锌


(1)预防方法  一般在高温之前的5-6月份,避开脱壳高峰,用硫酸锌全池泼洒,隔日用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消毒1次。盛夏高温期不可施用纤毛虫类药物,进入9月最后一次脱壳后,可预防2~3次,药物选用硫酸锌。


(2)治疗方法  一旦发生纤毛虫,用药前应大量换水,增强河蟹体质,然后用药。常用药物有:一水硫酸锌加三氯异氰脲酸、伊维菌素或苯扎溴铵,一般连续用药2-3次间隔1-2天,有明显效果。


2.其他  春夏之际,池塘中浮游及底栖动物大量繁殖,水色混浊不清,多次底改均不能奏效,可用伊维菌素晴天下午3-4点使用,第2天水色清爽、透明度增加,有利于水草生长,增加池塘溶氧。

 

三、水体消毒剂
河蟹养殖不可缺少消毒环节,而消毒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。常见的消毒药物有:漂白粉、漠氯海因、二氧化氯、聚维酮碘和醛类等,生石灰也被人们常认为能消毒,这是一个误区,实际上养蟹过程中每亩用10千克生石灰仅起调节酸碱度、增加钙质等作用,根本起不到灭菌效果。


1.药物选择  在河蟹养殖过程中,应合理选择消毒药物。春季万物复苏,各种有害菌也开始滋生繁殖,以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较好,春夏之交用海因类消毒剂,梅雨季节多用二氧化氯,高温酷暑慎用消毒剂,立秋以后,天气渐凉,宜用漂白粉,局部加大用量还可杀灭蓝绿藻,明显改善水质。养殖后期水质较浓可用醛类消毒剂。


2.用药方法  ①预防:每隔15-20天选用一种药物消毒预防1次。用量可参见药品使用说明书。②治疗:如果发生细菌性疾病,用碘制剂或醛类连续使用2次,间隔1天,根据情况结合内服药饵,内服药物加工成饲料投喂较好、拌小杂鱼次之。一般“外消内服、中西结合”效果最佳。内服药有:抗生素、多维、板兰根、三黄粉、保肝、Vc、Ve、应激灵等,可根据病情正确搭配。例如肝坏死选用氟苯尼考、VC、Ve、保肝利胆素连续内服,有较好效果。一水硫酸锌

 

 

 

 

作者:陈伟杨

相关新闻